欢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新闻

  • 2025/07
    25
    7月21日,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青岛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戴民汉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工业大学仲兆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杨桂朋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侯立军教授、东北大学徐大可教授应邀参会。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出席会议,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张峻峰校长致辞张峻峰代表学校向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实验室建设给予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平台。近年来,在各位委员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实验室科研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希望各位委员一如既往地对学校和实验室事业发展给予指导和支持,相信实验室一定能发挥特色优势,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峻峰校长为戴民汉教授(左)颁发聘书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助理、
  • 2025/07
    24
    2025年7月21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主办的“实学讲堂”首期活动在青岛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戴民汉教授作题为《海岸带复杂系统演化与临界过程》的学术报告。副校长王厚杰参加报告会并致辞,校内外百余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这场学术盛宴。戴民汉院士做报告报告合影王厚杰对实学讲堂首期开讲表示热烈祝贺,对戴院士作为第一讲的主讲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回顾了中国海洋大学与厦门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强调了两校在海洋科学领域深度合作的前景。希望青年学子们把握珍贵机会,认真聆听、虚心请教、深入思考,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为海洋健康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戴民汉院士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海岸带系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胁迫下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海岸带复杂系统是否已处于临界状态及其预测与调控这一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深入解析了海岸带临界现象存在的四大核心难点。戴院士系统展望了海岸带系统科学的未来研究方向,倡导以智能化数据融合观测、耦合临界动力学的海岸带地球系统模式以及海岸带数字孪生技术体系为目标,实现对海岸带系统从“被动
  • 2025/07
    23
    7月18日至21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主办,山东理工大学承办的“中科特肯杯”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暨山东省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在淄博成功举办。来自全省30所高校的127名化学菁英齐聚一堂,以实验为笔,共绘青春华章。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表现优异,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学生合影本届大赛紧扣“化学实验创新与教学改革”双主线。开幕式上,山东理工大学校领导及大赛组委会代表分别致辞,深刻阐述了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凸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鲜明宗旨。大赛分为笔试与实验操作两大环节:笔试全面考察实验原理、基础理论、操作规范及安全知识;实验操作则聚焦实验设计、仪器使用、数据采集分析及报告撰写等核心实践能力。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在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夏树伟教授、包木太教授及实验中心李培峰、陈岩老师的带领下,本科生王玉、韦燕燕(一等奖),余小倩(二等奖)、卢雪丽(三等奖)凭借扎实功底与稳定发挥,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佳绩,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上的深厚实力。在同步举行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
  • 2025/07
    23
    近日,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北京化工大学圆满落幕。我院教师林子昕副教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一举摘得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展现了我院教师卓越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本项赛事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聚焦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全面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组织能力及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能力,共吸引了来自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全国59所高校的99位教师参赛。经专家组严格评审筛选,最终确定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32位优秀教师晋级决赛。决赛现场,林子昕副教授展示出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忱,并基于BOPPPS模型六阶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嵌入PBL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受到专家评委与学生评委的高度认可。长期以来,学院对本科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持续优化教师培养体系,并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支持。学院通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沙龙”“名师工作坊”等多种形式,营造潜心教学、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
  • 2025/07
    06
    7月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程喜全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在化学化工学院三楼会议室作题为“高性能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结构设计”的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召斌、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包木太教授、化学系主任李一鸣教授、化工系副主任孟祥超教授等教师及相关研究方向的众多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苏保卫教授主持。程喜全教授详细介绍了高性能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结构设计的策略,重点分享了其团队聚焦的PLA/PEO改性超亲水膜、CS/PVA-SMa改性超亲水膜、PLA-PF-AS改性超疏水膜的精密构筑、界面化学结构与表面形貌对油水分离膜的表面亲水性与分离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油水分离膜的生物友好可降解性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程喜全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其它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程喜全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程喜全教授就超疏水、超亲水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的研发与参会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本次学术报告开阔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在场师生收获颇丰,报告会圆满成功。会后,程喜全教授与化学化工学院参会老师们合影留念
  • 2025/07
    06
    6月22日,由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主办的第十七届“海川”学术论坛暨中国海洋大学首届同位素海洋科学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同位素技术在海洋水团运动示踪、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污染物溯源和输移过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过程及气候变化响应等核心领域的前沿进展。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召斌、院长李先国、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周立明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合影李召斌书记对与会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指出了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和重要意义。周立明副处长对学校大型仪器平台建设和共享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研讨会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同位素技术在海洋污染物溯源和输移过程、海洋水团运动示踪、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营养动力过程及气候变化响应、同位素质谱平台建设和同位素标准制备等方面,进行了17个专题报告,分享了
  • 2025/07
    01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微党课大赛和2025年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学院党委推报的两部微党课作品、一部廉洁文化作品均获奖。学校微党课大赛启动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用心打磨制作微党课作品,海洋化学系教工党支部作品《强作风铸教育之魂,严师风树师德之范》荣获教工组二等奖;2024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作品《恪守诚信立根本,严纪砺学向深蓝》荣获学生组三等奖。微党课《强作风铸教育之魂,严师风树师德之范》以“强作风铸教育之魂,严师风树师德之范”为主题,围绕教师党员“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使命与责任展开。党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强调教师党员应以科学家精神筑牢教育根基,通过严谨治学为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二是倡导以高尚师德引领学生成长,以张正斌教授等前辈为榜样,用高尚品德影响学生;三是鼓励教师以务实创新推动教育发展,学习宣传管华诗院士的创新精神,探索新时代教学模式。课程亮点突出,紧密结合教育实际,以海洋科学家的治学态度、师德风范和创新精神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教师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党课通过
  • 2025/06
    30
    6月28日,南京工业大学金万勤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在化学化工学院三楼会议室作了题为“限域传质分离膜的精密构筑与应用”的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苏保卫教授、徐佳教授等教师及相关研究方向的众多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苏保卫教授主持。金万勤教授详细阐释了通过多学科交叉精密调控亚纳米传质通道构筑限域传质分离膜的策略,重点分享了其团队聚焦的具有快速选择性气体、水及溶剂分子传输通道的氧化石墨烯膜、金属有机骨架膜、混合基质膜、有机/无机复合膜等限域传质分离膜方向取得的前沿创新成果,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限域空间内的传质机制,概括介绍了其团队的“理论-材料-装备-工程”的全链条创新模式。金万勤教授的报告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在分离膜领域的国际引领力。报告结束后,金万勤教授与参会的相关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针对师生所关心的科研问题提供了专业的解答,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和开展科研的方法论。金万勤教授还勉励年轻学者要多搞基础研究,启迪硕博士研究生要多看顶刊、多思考,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不同领域和方向的研究进展,并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讨论,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 2025/06
    18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落实中国海洋大学与海尔集团的战略合作,6月13日,化学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一行赴海尔净水产业开展调研考察与座谈交流。学院党委书记李召斌、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亮、学院副院长夏树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梁生康,以及教师代表仇萌副教授、杜敏教授、张大海教授、孟祥超教授参加了本次交流。海尔净水产业总经理尚山峰、注塑部长张春光、质量部长柴家亮等领导出席座谈,校企双方围绕新一代功能型净水技术与合作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由海尔净水产业张春光部长主持,双方围绕功能型净水产品的合作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海尔研发和市场团队则详细介绍了净水行业现状、用户需求趋势及企业面临的技术升级挑战。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在海洋净水材料、海洋营养元素缓释、绿色活性炭替代等方向的研究基础与成果。双方围绕关键技术路径、滤芯集成模式和落地转化方式等问题展开了积极互动与务实讨论,在梳理重点方向、启动首批合作项目、逐步构建长期合作机制等方面达成一致。会后,双方还就科研合作模式、项目支持路径、实验室共建及人才联合培养、学生就
  • 2025/06
    18
    2025年6月13日至15日,由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指导,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研讨会暨国产仪器进高校(山东大学站)”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学院副院长、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包木太教授带队参会学习,与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共话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与国产仪器创新发展。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能的关键举措。山东大学副校长朱德建表示,山大将持续深化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推动产教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程红提出,希望以山东大学为枢纽,打造国产仪器示范应用的“齐鲁样板”,构建开放共享的仪器生态圈。会议期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研究员徐振国、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中心副主任刘瑞等专家作专题报告。来自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分享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及国产仪器应用推广的先进经验。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国产仪器展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