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实学渊泉”石刻在崂山校区化学化工学院门前小广场揭幕。这是化学化工学院建制50周年庆典活动一个重要内容,有趣的是,“实学渊泉”这几个字是从该院在鱼山校区的旧址———化学馆的建筑体上拓下来的。虽然题字者被人为凿掉,但经考证,这四个字出自民国教育家王世杰之手。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诞生于1930年。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杨振声受命出任国立青大校长后根据办学宗旨和治学目标,对学科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国立青岛大学成立伊始,创设了文理两院,共七个系,化学系是其中之一,隶属于理学院。在国立山东大学时期和山东大学时期,化学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山东海洋学院时期的海洋化学系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1930年,化学系成立之初,以俾斯麦兵营作为自己的办公楼。从1931年开始,学校在办学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采取撙节开支的原则,精打细算,压缩行政经费,预储款项,以为建筑之用。1931年4月,学校开始筹建科学馆,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努力,于1933年1月竣工,4月1日,举行了揭幕典礼。科学馆落成后,物理系、生物系分别迁入一二楼,化学系迁入三楼,原因是便于化学气味的发散。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