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通知公告

  • 2022/06
    04
    秘书长:吕朋指导老师:吕朋(兼)主席团组成人员:景雪刚、吴智广、张轶楠工作力量:各研究生班级团支部书记、班长、常代会代表、研代会代表等工作职责:1. 制定并实施研究生会工作计划;制定和修改研究生会工作职责、研究生会工作人员的考核、例会、值班制度及其他制度,并负责执行;2. 在研代会闭会期间,负责实施大会决议,行使大会赋予的职权以及大会授予的其他权力;3. 定期向常代会通报工作,并接受其监督;4. 代表本会每学期至少一次通过集中会议或书面形式向学校研究生会汇报工作情况,接受校级研究生会考核,并及时对学校研究生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术部组成人员:葛凯文、郭扬扬、孟繁锰(牵头)、姚汶秀工作力量:各研究生班级学习委员等工作职责:1. 组织举办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研究生学术论坛、海川论坛等学术论坛;2. 组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政策宣讲会等;3. 协助做好各类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4. 完成主席团交办的其他工作。发展部组成人员:孙虎、王稳、王晓萌(牵头)、赵展工作力量:各研究生班级职业发展委员等工作职责:1. 组织开展文艺活动;2. 组织开展体育活动;3. 组织开展职业发展
  • 2022/06
    04
    全体2023届毕业生、相关职业发展委员:为更好指导和督促2023届毕业生做好求职择业准备,学院前期组织召开了就业动员大会,开展了就业形势分析、毕业方向选择、就业信息获取等3场指导讲座(相关材料见附件),并统计了就业意向。为进一步引导和督促2023届毕业生做好求职择业准备,现要求全体2023届毕业生制作并提交个人简历。简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求职意向、实践经历、校园活动、学术科研、技能证书、荣誉奖项、兴趣爱好等内容。简历格式:Word、PDF、JPG格式均可,不超过1页A4纸,文件以姓名命名。提交方式:相关职业发展委员汇总后于2022年6月10日前发至指定邮箱。其他事项学院研究生会发展部拟于6月9日(以具体通知为准)组织开展考公考编考选经验分享交流会,欢迎意向学生积极参加,早了解早定位早准备,切莫一厢情愿、事与愿违、南辕北辙!请全体2023届毕业生于6月19日前准备好自己的求职档案(清单详见附件)。联系人:吕朋 电话66782480 邮箱:lvpeng@ouc.edu.cn。化学化工学院 2022年6月4日
  • 2022/06
    02
    根据我校与黑龙江签署的校地合作协议,现齐齐哈尔讷河市、牡丹江市的组织部常年可接收我校学生赴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实习。因临近暑期,学生对实习实训的需求较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特组织报名,学生可在符合疫情防控管理的前提下,利用暑期时间参与实习锻炼,增强就业技能。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两地实习的政策齐齐哈尔讷河市实习岗位为讷河市机关及事业单位;提供往返路费报销(按硬卧标准);本地无住房的,提供公寓住宿;为实习学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实习期原则上为一个月以上。牡丹江市实习岗位为牡丹江市机关及事业单位;提供1000元/月的生活补贴及每天50元的餐费补贴;本地无住房的,提供公寓住宿;为实习学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实习期原则上为一个月以上,实习半个月以上的才予发放补贴。报名相关要求我校在校生,不限年级和专业;实习期间遵守对方单位管理规定,做好疫情防控防护,需在离校实习前向所在学院做好报备手续。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请确定能参与实习实训的学生填写附件报名表,于6月10日前发送到lvpeng@ouc.edu.cn。特别提醒:一旦报名成功,如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取消和放弃,否则将停止相关学生今后参
  • 2022/06
    02
    毕业生报到注意事项毕业生要在报到证规定的时间内到接收单位或指定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同时,户口、组织关系要及时办理转递手续。一、档案转递毕业生档案的整理和发送工作将在毕业生离校后统一进行。对到青岛市外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学校将根据报到证的单位和地址,以EMS的方式直接寄送到接收单位或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在青岛市内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直接送达用人单位或由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员直接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提取或以EMS的方式直接寄送到接收单位。毕业生本人不得参与档案的转递过程。6月第一批次集中离校毕业生可于7月21日后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址http://www.sdgxbys.cn)查询档案转寄情况;其余批次毕业生需9月中旬后登陆查询。二、落户手续毕业生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等相关证件到单位报到后,由用人单位集中办理或个人办理落户手续。落户具体手续的办理,各地不尽相同,毕业生本人离校后可具体咨询落户地主管部门。三、其他事项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方案不再调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由毕业生本人按照《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离校后办事指南》(另行通知)有关要
  • 2022/06
    02
    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工作安排一、党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安排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请学部、各学院(中心)党委根据《关于做好2022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通知》要求,仔细阅读《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党员转接组织关系注意事项》,并在通知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相应转接手续。6月6日前,学部、各学院(中心)党委在“灯塔系统”中完成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出申请。6月10日,学部、各学院(中心)党委到党委组织部办公室(行远楼502室)领取转往省外党员的纸质介绍信,同时报送签字盖章的《中国海洋大学入党材料入档登记表》,电子版通过OA系统反馈。7月14日前,学部、各学院(中心)党委在“灯塔系统”中完成第二批次派遣离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出申请。7月15日以学部、学院(中心)为单位到党委组织部办公室领取转往省外党员(二次派遣)的纸质介绍信。党委组织部联系电话:66782722。二、团委负责统筹安排做好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1.6月9日前,学部、各学院(中心)团委在“智慧团建”中完成毕业生团员的转出申请。学部、各学院(中心)团委收齐团员证,6月8日下午在鱼山校区统一办理,6月9日全天在崂山校区统一
  • 2022/05
    29
  • 2022/05
    27
    就业方案信息是毕业生最终的毕业去向和档案去向等信息,是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生成电子报到证和学校转寄毕业生档案的依据。现定于5月27日至6月2日开展第二次就业方案校对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一、校对要求请每一位毕业生重点校对派遣信息【派遣去向、派遣单位(报到证抬头)名称、派遣单位所在地】和档案信息【档案转寄单位、档案转寄部门、档案转寄地址、档案接收联系人、档案联系电话】。校对要求如下:1.就业类型为“协议就业”、“科研助理”的毕业生:(1)与用人单位网上签订就业协议的,派遣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无法更改;派遣信息无误,仅修改档案信息的毕业生,须联系用人单位提供档案转寄信息修改证明,于6月2日之前提交至所在学部、学院(中心),由学部、学院(中心)核实后进行修改。(2)与省外用人单位通过线下签约方式签订就业协议的,派遣信息和档案信息由学生本人在信息网录入,请毕业生务必按照《2022届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方法及各类就业去向办理流程》(http://career.ouc.edu.cn//news/163712937722944687.html)中“线下签约”的相关流程核实录入的信息是否
  • 2022/05
    24
    学部、各学院(中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增强学生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现决定开展第十二届“我与祖国共奋进”研究生党员教育活动。一、活动对象以研究生党员为主,涵盖全体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二、活动时间2022年5月至9月三、活动安排(一)学生党史知识竞赛1.初赛(1)活动时间:5月30日—6月3日(2)活动内容:开展“党史知识知多少”网上答题活动,按照答题正确率和用时长短进行排名,成绩排名前50名的同学颁发“党史知识知多少”网上答题活动优胜证书和纪念品。2.决赛(1)活动时间:9月中上旬(2)参赛队伍组建:通过“党史知识知多少”网上答题比赛选拔6支队伍参加现场决赛。按照学部、各学院(中心)网上答题比赛参与者中分数最高的3人笔试成绩之和作为总成绩,排名前4的学部、各学院(中心)可以各派出一支“学院队”(每队3人),排名5-10的学部、各学院(中心)各派出1人,由抽签组成两支“混合队”参加决赛。(3)活动内容:开展知识竞答活动,通过现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和简答题等环节,评选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
  • 2022/05
    23
  • 2022/05
    19
    全体本科在校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函〔2019〕13号)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安排,现启动创业实践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性实践,推进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国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本次申报的是创业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二、项目申报(一)申报对象1、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对创业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学有余力的全日制在校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均可申报。2、必须组队申报,团队成员一般为3到5人(包含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