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2021/05
    15
    庄光超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英才第一层次”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国际知名地学期刊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副主编电话:0532-66782196邮箱:zgc@ouc.edu.cn研究方向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地质微生物学个人及研究简介201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不来梅大学,之后于美国佐治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8月受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并入选2019年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海洋科学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针对海洋碳循环、深部生物圈以及冷泉热液等国际前沿热点问题,结合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不同海洋生态系统中甲烷等温室气体以及甲醇、甲胺、乙酸等其它气候相关的小分子化合物的产生、代谢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探索微生物在元素循环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关成果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Geophysica
  • 2021/05
    14
    张婧职称:讲师学术兼职:电话(传真):18661719011,0532-66782686Email:zhangjouc@ouc.edu.cn教育与研究经历1999-2003,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2006,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2009,中国海洋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20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2012-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与兴趣海洋界面化学、海洋有机物、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奖励
  • 2021/05
    13
    肖晓彤职称:“中国海洋大学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话(传真):0532-66782101办公室:海化楼508BEmail:xtxiao@ouc.edu.cn受教育经历2010-2014德国不莱梅大学/阿尔弗雷德·韦格纳(AWI)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地球科学,博士2007-2010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2003-2007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士工作经历2015-201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17-现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研究领域与兴趣海洋有机地球化学:使用生物标志物重建(1)北冰洋海冰演化历史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海洋有机碳来源以及环境控制因素。主持与参与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506214,运用海冰生物标志物(IP25)重建第四纪末期冰岛北部陆架区的海冰变化,2016/01-2018/12,25万,在研,主持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5M572081,生物标志物重建冰岛北部陆架区全新世有机碳来源,2015/09-2017/09,5万,结题,主持
  • 2021/05
    12
    职称:“中国海洋大学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ldw@ouc.edu.cn教育经历2008.9-2014.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理学博士2004.9-2008.6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理学学士工作经历2017.12-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15.2-2017.11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EL),MEL杰出博士后2014.5-2014.12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与兴趣以海洋沉积物为载体,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环境敏感型金属元素,以及生物标志物等技术方法,探讨西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的古环境演变、生物泵演化及有机碳循环过程等。科研项目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海平面变化对冲绳海槽沉积有机质来源、14C年龄组成及其碳汇效应”。项目执行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直接经费:52万(RMB),主持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面上基金项目。“过去2.4万年以来冲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