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新闻

  • 2024/10
    30
  • 2024/10
    30
    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2024年10月23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学院访问团在我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合作交流会。参加此次交流会的有阿德莱德大学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学院院长Christopher SUMBY教授、阿德莱德大学海德学术主任Boyin DING副教授以及阿德莱德大学科学、工程与技术学部国际部协调员Ashleigh MERCURY女士。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先国院长、包木太副院长、庄光超副院长、夏树伟副院长以及李一鸣和孟祥超老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先国教授主持。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先国院长首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孟祥超老师介绍了我院化学化工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情况,庄光超副院长则介绍了我院的研究生培养特色、专业方向和科研情况。阿德莱德大学Christopher SUMBY院长全面介绍了阿大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学院的招生、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等情况。交流会上,双方就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学制、课程和学分互认等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并希望两校在已有经验上打开新的
  • 2024/10
    29
    为庆祝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华诞,2024年10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科学前沿论坛在化学化工学院顺利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化学及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包括中国兵器工业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吕剑院士、兰州大学唐瑜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朱广山教授、南京大学黎书华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杨军教授、山东大学杜林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于良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仁贵研究员。与会专家们从不同的领域介绍了化学相关学科的热点问题、最新研究进展与学术前沿,并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先国、党委书记王玉江、副院长包木太、化学系主任李一鸣等参加了论坛。会议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先国教授主持。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先国院长首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化学化工学院近年来的发展与学科特色。参与论坛的邀请专家们从特种化学品合成、无机配位化学、量子化学、海洋环境化学、防污涂料的开发、光解水制氢等多角度介绍了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前沿科学问题,给在场师生们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包木太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并指出将和各位专家
  • 2024/10
    29
    10月2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碳中和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海川”学术论坛暨第十期海洋碳中和创新论坛“海洋污染环境化学过程及生态效应”召开。本次论坛围绕海洋多污染风险防控的重大需求,邀请了来自崂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五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所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玉江书记出席会议并致辞。参加第十六届“海川”学术论坛暨第十期海洋碳中和创新论坛的专家及师生王玉江书记对各位专家在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华诞之际莅临中国海洋大学交流和指导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中国海洋大学,特别是化学化工学院、海化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支持和帮助。王玉江书记表示,海洋污染及其引起的生态健康退化是全球海洋科技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次论坛为海洋污染防控和海洋健康保护领域搭建了深入交流的平台。第十六届“海川”学术论坛暨第十期海洋碳中和创新论坛会议现场研讨会上,与
  • 2024/10
    28
    10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在崂山校区隆重举行。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师和众多校友怀揣着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和激动之情,重返这片曾经耕耘的土地,共同见证并庆祝这一光辉时刻。退休教师和校友重返学院返校师生齐聚化学楼,观看庆祝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直播,感慨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时,全体人员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校友会会长、学院院友于志刚出席会议,对老教师、老同志表达敬意和问候,并表示校友是学院最靓丽的名片,是学校最大的骄傲和自豪,希望广大校友继续关注、积极参与学校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强明,山东省纪委监委第十审查调查室主任兰天坤,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栋,北京九思协同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海波,青岛泰美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彬等院友也回到学院看望老教师和校友。在这里,不同年代的校友们围坐一堂,分享各自的人生经历、职业成就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他们或讲述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与突破,或分享在各行各业中的奋斗与收获,更有不少校友深情回忆起在校期间的点点滴
  • 2024/10
    28
    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学团队教师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2024年10月24日,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及实验教学团队教师齐聚一堂,观摩并学习李一鸣老师思政示范公开课。本次观摩公开课是学校2024-2026年“20-30-50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老师聚焦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仅深入剖析了卡诺定理的形成背景和过程,更是将其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展现了思政教育的深厚内涵。从物质和能量两个角度,将熵增定律与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降低熵增,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堂上,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熵在人生中的启示。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熵增原理在个人成长、企业发展乃至国家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李老师强调,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同学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物理化学及实验教学团队负责人包木太老师表示,李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为
  • 2024/10
    28
  • 2024/10
    21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0月17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化学楼三楼会议室开展集体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党委书记王玉江主持并讲话,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王玉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进一步优化路径,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快建强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与会教师展开交流讨论,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庄光超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努力为国
  • 2024/10
    21
    10月17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第53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于教学区4102正式开班。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新出席本次开班仪式,169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开班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李新为培训班学员作动员讲话。她强调,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和考核是加入党组织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学员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本领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和考验。她向学员们提出要求并给予了殷切希望:一要熟悉和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二要更加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正逢百年校庆之际,同学们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专业学习、班级工作等方面,不懈努力,在思想上、行动上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2024级化学专业刘瀚博同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工作中,是党员始终冲在第一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青年的我们,更应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敢作为,勇作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以饱满姿态献礼百年校庆。辅导员侯世林向各位学员介绍了本期培训班的课程安排及培训要求。开班仪式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智雄老师为全体学员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2024/10
    09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引导教师党员重温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情怀,10月7日,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教师党员观看红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刻画和震撼的战斗场面,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为了掩护数十万志愿军转移和修整,第63军战士临危受命,在装备悬殊的铁原战场上,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激烈战斗,他们用枪、手榴弹甚至血肉之躯对抗敌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观影教师被战争的惨烈和悲壮一次次深深震撼,对志愿军的伟大奉献和不怕牺牲精神充满了敬仰。观影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要珍惜革命先烈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赓续红色基因,勇担职责使命,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敢打硬仗的奋斗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通讯员:姜睿常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