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2020/06
    03
    单宝田职称:教授级高工电话(传真):0532-85902168Email:btshan@ouc.edu.cn;shanbaotian@163.com联系地址:化学化工学院海化楼315,浮山校区F区511教育与研究经历1981-1985,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1988,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化学系团总支1988-2002,中国海洋大学工业水回用研究所助教、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2—2009,中国海洋大学工业水回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9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2020/06
    02
  • 2020/05
    29
    徐海波职称:高级工程师学术兼职: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电话(传真):0532-66782510Email:xuwangri@163.com教育与研究经历1990-1994,吉林工学院材料工程系学士1994-1997,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电化学硕士2006-2009,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与工程技术博士1997-200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青岛分部工程师2003-现在,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与兴趣钛和碳基电极材料海水电池、电容器和液流电池等
  • 2020/05
    28
    宰学荣正高级工程师(实验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Tel:0532-66782597(office);E-mail:fybzxr@ouc.edu.cn教育经历:1988-1990,新乡师范专科学校1994-1997,洛阳工学院硕士工作经历:1990-1994,河南省辉县市中学,中教二级;1997-2006,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新型功能材料研发;2007-2019,中国海洋大学,高级实验师,从事无机化学实验和原子荧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从事海洋新能源材料和传感器电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2020-现在,中国海洋大学,正高级实验师,化学化工学院,从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从事海洋新能源材料和传感器电极技术研究。承担课程:讲授《无机化学实验》和《原子荧光仪器分析实验》主要研究方向:1、海样新能源电极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究2、海洋传感器用电极新技术研究在研项目:1 深远海电场传感器研制(20190155),主持人,经费79.3万元,2018-20202 浅海电场测试技术服务(20190077),主持人,经费11.4万元,2019-20203 海底沉积物新能源镁电池装备结构设计优化及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