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2022年未来科学家论坛系列讲座第三期顺利开讲

发布者:吕朋发布时间:2022-06-26浏览次数:487

2022622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2022年未来科学家论坛系列讲座第三期于线上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李雁宾教授主持,庄光超副院长致开幕词和介绍了未来科学家论坛,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海洋科学与化学系的Robert P. Mason教授受邀主讲“The role of the ocean in the global mercury cycle: Insights from 35 years of observations” ,本次讲座吸引了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生态中心、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等十余所高校研究的120余位师生参加。


讲座的第一环节由李雁宾教授向大家介绍本次受邀主讲的Robert Mason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随后,庄光超副院长代表参会全体师生向Mason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以及感谢Mason教授长期从事于环境中汞等痕量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工作,目前已在NatureWat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相关专著一部,多次担任相关国际会议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第二环节,Mason教授由目前人类面临的汞暴露风险——海洋鱼类体内大量剧毒性的甲基汞的累积,引出讲座主题,介绍了汞在全球循环中的存在形式。随后,Mason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结果和其它已发表研究成果综合讲述了历时35年的汞的研究历程——1989年,开始研究汞在海气界面的交换过程,并对气态汞的测定原理进行了探究;1990年,开始关注赤道太平洋地区的烷基汞形态,并对海洋中汞的甲基化/去甲基化进行了探索;1994年,通过建立模型探索了人为因素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并预算了不同汞库中的汞含量及其交换量;2003年,重点研究汞在大气中汞的潜在氧化反应,随后于2007年证实了大气中的氧化汞浓度与臭氧浓度有关;2011-2019年间对太平洋海域不同深度气态汞的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来自大气和上升流的零价汞的输入是离子化汞的重要来源。最后,Mason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讲述了选择科研事业的初心,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第三环节线上交流,参会师生们纷纷就自己关注的重点提出了相关问题Mason教授结合相关的研究结果给出了全面细致的解答与参会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本次学术论坛讲座,不仅增进了相关专业师生们的学术交流,让学生们全面地了解了与痕量金属相关的学术研究发展历程,还向师生们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认真严谨的态度,鼓励同学们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为科学的发展做贡献。

编辑:王慧玲

审核:李若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