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2016YFA0601300)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考虑到疫情等因素,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王辉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王保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超伦研究员、肖天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刘素美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何鑫、科长孙友庆出席会议。同时,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项目承担单位的学术骨干和研究生共计100余人也参加了会议。
上午,项目负责人杨桂朋教授及各课题负责人就项目总体情况及各课题组的总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专家组听取了各负责人的汇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并对项目组在受疫情影响的这一特殊时期尚能取得如此成绩和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同时,与会专家围绕目前项目研究尚存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指出在该项目收官之年应深刻细致总结前期研究工作所得,在此基础上着重关注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
下午,来自不同课题组的20余名学术骨干针对各自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各名骨干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也为在下一步工作中相互学习加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研究思路。随后,项目负责人杨桂朋教授总结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明确了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对2021年的航次进行了工作安排。最后,杨桂朋教授再次重申了项目的总体要求,并对各项目骨干及在场的全体研究生提出期许,希望大家能勇于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在追踪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研究讨论之前所得的宝贵数据,如期完成各项考核指标的同时争取取得更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此次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会议的召开,有效检验了项目及各课题的研究进展执行情况,加强了各课题组之间的学习与合作,促进了多学科交叉与交流,明确了下一阶段项目工作的核心重点,为更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提供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