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课题组在中国东部地区大气有机胺的模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发布人:李江萍  发布时间:2018-06-07   动态浏览次数:16

由于气态有机胺在大气环境当中含量极低,同时也不稳定,关于其来源以及空间分布的研究目前仍较少。少数对于气态有机胺的大气化学模拟采用与氨气固定比值的源排放因子,忽视了不同来源中组成结构的差异,存在非常大的误差。本研究利用以往的观测研究结果,分别确定了化工业、其他工业、农业、城市生活排放以及交通这五类来源中有机胺与氨气的比值,以其作为基础,利用WRF-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式模拟了长三角地区气态有机胺的分布(图1)。通过比较南京和上海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方法相比于以往的模式中仅采用单一固定的有机胺和氨气比值而言能极大地改进模拟的准确度。长三角地区低层大气中一碳、二碳和三碳有机胺的浓度值分别在2-205-500.5-4 pptv之间。在垂直分布上,有机胺基本都集中在低层,其浓度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该研究结果对于后续评估有机胺在大气成核与其他化学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1 模式模拟的2015725日至825日长三角气态有机胺浓度的空间分布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大气学领域顶尖刊物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2018年期刊影响因子为5.668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5194/acp-18-7933-2018

Citation: Jingbo Mao, Fangqun Yu*, Yan Zhang*, Jingyu An, Lin Wang, Jun Zheng, Lei Yao, Gan Luo, Weichun Ma, Qi Yu, Cheng Huang, Li Li, Limin Chen, 2018. High-resolution modeling of gaseous methylamines over a polluted region in China: source-dependent emiss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spatial variation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8(11): 7933-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