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
发布人:gas  发布时间:2017-09-20   动态浏览次数:3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所属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执行期为201607月至202106月,项目承担单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项目组骨干成员包括16名教授(研究员)、10名副教授、2名讲师,其中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共8人,项目经费概算为2586万元。

本项目针对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需求,选择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的中国东部陆架海域为研究对象。项目涉及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多个海洋科学分支学科以及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学科,运用现场观测、围隔实验、实验室模拟和模型化研究等多种手段,对相互影响的 CH4N2ODMSH2S等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开展集成研究,深入探讨影响生源活性气体产生和转化的碳氮硫耦合机制,评价其生态响应和气候效应,具有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创新性。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富营养化和沙尘沉降导致海洋初级生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如何影响生源活性气体的释放;(2)碳氮硫耦合的海洋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机制;(3)海洋生源活性气体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气候效应。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海洋生源活性气体海-气交换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变化趋势;(2)控制海洋生源活性气体循环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3)海洋生源活性气体在大气中的时空分布、迁移转化及其气候效应。

设置四个有机联系的研究课题:(1)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海-气通量及变化趋势;(2)海洋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生态响应;(3)微生物在海洋生源活性气体循环中的作用与机制;(4)海洋生源活性气体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气候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揭示富营养化、沙尘沉降对海洋生源活性气体释放的影响机制;阐明控制生源活性气体在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中迁移转化的关键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建立研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定量评价研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释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服务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